他堅持從點滴做起,注重學習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課前主動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課上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踴躍互動;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審題細致、專注投入,始終堅持獨立完成并自覺檢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閉環(huán)。
不僅如此,他并不滿足于課本內(nèi)容,而是始終保持對知識的好奇與熱愛,以興趣為導向,積極拓展課外學習領域。這種自主探索的精神,不僅豐富了他的知識結(jié)構(gòu),也進一步提升了綜合學習能力。
他以勤奮為筆,以專注為墨,在學習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行,展現(xiàn)出高一學子應有的卓越風貌。
(審核:水晶 監(jiān)審:水晶)
]]>本次班會以“任務卡”為主線,一改傳統(tǒng)單向灌輸模式,引導學生在實踐與互動中主動構(gòu)建認知。在“發(fā)現(xiàn)你的閃亮”環(huán)節(jié),安巍老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分享:首先寫下自己的一個好習慣,進而發(fā)掘同學未被發(fā)現(xiàn)的“隱藏優(yōu)勢”,最后集體推選出值得全班學習的好習慣代表。學生們踴躍舉手、積極討論,既展示自我,也借鑒他人,現(xiàn)場氣氛活躍。
隨后的“游戲時間”將班會推向高潮。安巍老師邀請學生歡迎的盧慧珍老師共同參與互動游戲:同桌兩人相對而坐,雙手手心朝下、指尖相對,在聽到長音“嘟”的信號后,需迅速縮回左手并伸出右手拍擊對方左手。游戲中歡笑聲與喝彩聲此起彼伏,學生在趣味體驗中切身感受到“反復練習”和“快速反應”對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作用。
在“我想擁有的底色”任務環(huán)節(jié),安巍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行為習慣養(yǎng)成四部曲”規(guī)劃個人成長路徑:明確目標,選定當前最希望培養(yǎng)的習慣;設計內(nèi)容,確定提示信號、行為流程與獎勵機制;預判困難,分析可能遇到的障礙;制定對策,準備應對方法及自我激勵方法。學生們紛紛主動分享,從“每日記憶十個單詞”到“如何克服拖延”,真誠的交流使得習慣培養(yǎng)更貼近實際、更具操作性。
觀摩過程中,班主任們專注記錄設計亮點,抓拍精彩互動瞬間,不時為學生的表現(xiàn)頻頻點頭,熱烈鼓掌。班會的最后,安巍老師以“以好習慣為筆,繪豐盈人生”為結(jié)語,鼓勵學生持續(xù)積淀,讓優(yōu)秀成為習慣。
此次創(chuàng)新班會觀摩活動不僅為班主任群體提供了可借鑒的班會新范式,更真正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趣味化、體驗式教學設計,激活了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生命力。學校將繼續(xù)推進班會課改革創(chuàng)新,使每一節(jié)班會都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加油站”,在良好習慣的滋養(yǎng)中護航學生全面成長。
(撰稿:毛梅梅 審核:水晶 監(jiān)審:水晶)
]]>14日,訪視組成員分別與2025級珍珠生進行一對一交流,親切詢問和了解同學們的學習進展、生活狀況與心理狀態(tài),耐心傾聽他們的困惑與需求,并給予充分的鼓勵和支持。當晚,全校珍珠生齊聚啟智樓報告廳參加座談。同學們積極發(fā)言,分享進入高中后的成長收獲與面臨的挑戰(zhàn),老師們認真傾聽、細致回應,現(xiàn)場氣氛溫馨而熱烈。
15日,在校長李愛軍等校級領導的陪同下,基金會老師參觀了校園和校史館,并參加了升旗儀式,詳細了解我校在學生培養(yǎng)和校園建設方面的舉措與成效,并對辦學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育珠人座談會上,三位年級珍珠生負責人分別進行匯報發(fā)言。王寶平老師介紹了2025級珍珠生遴選過程和及珍珠社活動開展情況;盧慧珍老師以“從二十一到十萬——愛心傳承,星火燎原”“從小活動到大品格——活動育人,品格筑基”“從助學到賦能——愛心為源,共啟新程”為主題,分享了珍珠生在品格教育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方面的實踐與成效;王科柏老師從2023級珍珠生的活動開展、學習經(jīng)驗交流及高考備考等方面匯報了培養(yǎng)工作進展。學校領導與基金會老師圍繞珍珠班的管理、發(fā)展及未來合作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
隨后,在學校領導及政教處負責人的陪同下,基金會兩位老師對2025級部分珍珠生進行了家訪,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與成長環(huán)境。
本次訪視活動不僅加深了基金會對我校珍珠生學習與生活情況的了解,也為雙方進一步拓展合作、共同助力學生成長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相信在愛與希望的共同滋養(yǎng)下,每一顆“珍珠”都能熠熠生輝,綻放獨特光芒。
(撰稿:郭彥妍 審核:水晶 監(jiān)審:水晶)
]]>大家好!
清晨,當五星紅旗迎著朝陽冉冉升起,當瑯瑯的讀書聲在校園中回響。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是否曾意識到:普通話和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正以一種深沉而持久的方式,連接著民族的記憶,也照亮著我們共同的未來。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做文明一中人”。
普通話,是跨越千山萬水的鄉(xiāng)音,更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情感紐帶。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身份的認同。在課堂上,老師用標準流暢的普通話為我們解讀知識、貫通古今;在小組討論中,同學們用清晰準確的普通話交流思想、激發(fā)靈感;在操場上,口號以普通話整齊響起,凝聚著集體的力量與信念。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我們說普通話,不僅是為溝通的便利,更是在承擔一份使命——讓這一門蘊藏中華千年智慧的語言,在我們的聲音中煥發(fā)新的生機。
而規(guī)范字,是寫在紙上的文明,是落在筆端的氣度。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每一筆、每一畫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當我們工工整整地書寫,寫下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態(tài)度——對學問的虔誠,對規(guī)則的尊重,也是對自身品格的一種錘煉。字如其人,筆見其心。寫好規(guī)范字,是對“寫中國字,做中國人”最本真、最莊重的回應。
我們作為定西一中的學子,既是文化的學習者,也是文明的傳播者。我們說出的每一句普通話,寫下的每一個規(guī)范字,都在無聲地展示著我們的素養(yǎng)與擔當。字正腔圓,是一種自信;筆墨端正,是一種尊嚴。它們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今天的考試,更將在未來的人生舞臺上,成為我們行走四方的底氣與星光。
因此,說好普通話、寫好規(guī)范字,從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應成為我們每一位同學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同和日復一日的行動。讓我們從每一次課堂發(fā)言做起,使用普通話;從每一次作業(yè)書寫做起,力求漢字工整清晰;在日常交流中,主動使用文明用語,耐心傾聽、真誠表達。讓我們把對母語的熱愛,融入成長的細節(jié)之中,使普通話成為我們校園最動聽的聲音,讓規(guī)范字成為我們青春最優(yōu)雅的表情。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以普通話和規(guī)范字為翼,傳承文化,傳遞文明,做一個真正的“文明一中人”——讓我們的語言,清朗如風;讓我們的文字,端正如人;讓我們的青春,因這份文化的自信而更加璀璨!
謝謝大家!
高一(1)班
2025年9月15日
(演講:王雯宇 審核:水晶 監(jiān)審:水晶)
]]>(審核:張小兵 監(jiān)審:肖進雄)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三十七班的李其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感恩老師,伴我成長。
青春的路上,總有老師堅實的腳印陪伴我們跨越詩山題海;總有他們溫情的話語,鼓勵我們度過迷茫與困頓。在師愛的滋養(yǎng)中,我們?nèi)鐦涿绨阕聣殉砷L,如花朵般靜靜綻放。在我們的記憶里,老師就像那拂過桃李枝頭的春風,喚醒了萬千芳華,讓真摯動人的師生情誼默默生長、綿延流長。
古往今來,無數(shù)人以最深的敬意贊美教師。白居易曾以“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表達對老師的仰慕;梁實秋在回憶他的國文老師時,仍“懷著悵惘敬慕之意”;而卡爾·雅斯貝爾斯則深刻指出,“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p>
老師,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那三尺講臺,勾勒的從不是局限的天地,而是我們無垠的未來和璀璨的星空。他們的心,像一棵大樹,把愛與希望的根深扎泥土,在歲月的堅守中生長出智慧與情感的繁茂枝葉。
春秋寒暑,歲月悠悠。我們從懵懂走向成熟,每一步都離不開老師的陪伴與指引。他們手執(zhí)知識的火把,為我們照亮前路;如羅盤一般,幫我們定位人生的方向。他們以春風化雨般的溫柔,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博古通今的學識,帶領我們遨游于知識的海洋。在耳濡目染之間,我們被老師高尚的人格所感染。他們的言傳身教,如清風撫過,潤澤我們曾經(jīng)的年少輕狂,讓我們從青澀幼苗,逐漸成長為參天大樹。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弊饚?,不僅是對教師個人的敬意,更是對知識與文化的禮敬。正如泰戈爾所言:“果實的事業(yè)是尊貴的,花的事業(yè)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獻身的陰影里做葉的事業(yè)吧?!苯處?,正是這葉的事業(yè)——不爭艷,卻托舉著花的綻放、果實的成熟。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尊師重道的傳統(tǒng)。如今,我們更應以實際行動傳遞這份敬意與溫情: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會意的點頭,是感恩;課后,走廊里一抹微笑、一聲“老師好”,也是感恩;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yè)、積極舉手發(fā)言、以努力換取進步,更是對老師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正是老師,讓善良與智慧的種子代代相傳。讓我們常懷感恩之心,將尊師重道化為日常行動,使深厚的師生情誼溫暖時光、傳承不息!最后,祝所有老師教師節(jié)快樂。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高三(17)班
2025年9月8日
(演講:李其陽 審核:張小兵 監(jiān)審:肖進雄)
]]>上午9時,全校師生按照統(tǒng)一安排,分別于各教室和辦公樓四樓大數(shù)據(jù)中心準時觀看閱兵儀式現(xiàn)場直播。師生們目光專注、神情激動,伴隨著屏幕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師生起立,跟唱國歌。
莊嚴儀式,感受國家強盛
閱兵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并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在師生中引起熱議。 當45個方(梯)隊在黨旗、國旗、軍旗引領下,以豪邁的氣勢通過天安門廣場時,師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由衷贊嘆。
觀看過程中,師生們被閱兵儀式的莊嚴氛圍和受閱將士的颯爽英姿所震撼。當我國自主研制的殲-20隱形戰(zhàn)機和東風系列導彈等新型裝備亮相時,現(xiàn)場爆發(fā)出陣陣贊嘆聲。
深情回望,銘記歷史功勛
此次閱兵不僅展示了國威軍威,更是對歷史的深切回望。80年前,中國人民經(jīng)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zhàn),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觀禮席上,當參加過抗戰(zhàn)的老戰(zhàn)士老同志起身敬軍禮時,同學們都淚目了。正是因為在國難當頭之際,在內(nèi)憂外患之時,無數(shù)革命先烈前仆后繼,舍生忘死、浴血奮戰(zhàn),舍小我為大我的愛國精神,經(jīng)過十四年艱苦卓絕的奮戰(zhàn),才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感悟傳承,抒發(fā)愛國情懷
閱兵儀式結(jié)束后,同學們難掩激動心情,紛紛表達自己的觀后感。
高三2班段雨欣激動地說:“鐵流奔騰處,吾輩當自強。80年前,先烈們用熱血鑄就勝利;80年后,我們要用奮斗書寫未來。這,就是我在2025年9月3日最深刻的感悟?!?/p>
“當殲-20隱形戰(zhàn)機劃破長空,當東風導彈昂首列陣,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裝備的迭代升級,更是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的涅槃重生。”高二5班楊沁皓說道。
高一12班毛鐘月表示:“作為一名新時代高中生,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我將以此次閱兵式為契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提升自身本領,在偉大抗戰(zhàn)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
精神洗禮,堅定奮斗志向
通過此次集體觀看活動,全體師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精神洗禮和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們表示,要將抗戰(zhàn)歷史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此次觀看閱兵活動,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它讓我校師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偉大抗戰(zhàn)精神的內(nèi)涵,激勵全校師生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融入到今后的工作學習中。
當威武的閱兵方隊整齊通過長安街,當雄壯吶喊嘹亮在北京上空,“中國力量”變得如此具象。屏幕前,一顆顆愛國報國的種子已在青年學子心中生根發(fā)芽,必將綻放出屬于新時代的絢麗花朵。
(撰稿:毛梅梅 審核:張小兵 監(jiān)審:肖進雄)
]]>(審核:張小兵 監(jiān)審:肖進雄)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銘記烽火歲月,捍衛(wèi)和平鐘聲”。八十載光陰流轉(zhuǎn),歷史烽煙永刻山河;十四年浴血奮戰(zhàn),民族脊梁不屈如鋼。2025年9月3日,是一個會銘刻在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記憶深處的日子,我們將迎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首都北京將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這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入新征程的首次閱兵,也是人民軍隊奮進建軍百年的嶄新亮相。
回望歷史,總有一些聲音能夠穿透時空,依舊在我們耳邊回響——是盧溝橋的槍聲,是臺兒莊的沖鋒號,是中華大地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發(fā)出的怒吼。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九一八事變”,鐵蹄踏碎山河,烽火燃遍華夏。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國進入全民族抗戰(zhàn)階段。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從平型關大捷打破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到百團大戰(zhàn)沉重打擊日軍的“囚籠政策”;從楊靖宇將軍腹中枯草仍奮戰(zhàn)至死,到東北抗聯(lián)八女投江拒降就義。沒有無數(shù)先輩的英勇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
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中國軍民以3500多萬人的巨大傷亡,有力支援了盟軍在太平洋戰(zhàn)場和歐洲戰(zhàn)場的作戰(zhàn),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八十年前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經(jīng)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才取得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硝煙雖已散盡,警鐘依然長鳴。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是為了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我們要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暗流,堅決反對任何篡改歷史、美化侵略的行徑,捍衛(wèi)歷史的真實與尊嚴。
同學們,2天后,我們將共同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閱兵,這應當是我們新學期最特別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思考:為什么我們的軍隊這么威武?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怎么來的?我們又能為集體、為國家做些什么?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汲取前行的力量;緬懷先烈,不是為了活在過去,而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讓我們將對先輩的崇敬化為勤奮學習的動力,把對和平的珍視化為具體行動,讓我們從身邊做起,以知促行,以行踐知,以青春熱血守護盛世中華,讓和平的鐘聲永遠回蕩在這片我們深愛的土地之上!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高二(2)班
2025年9月1日
(演講:任淼森 審核:張小兵 監(jiān)審:肖進雄)
]]>8月26日,珍珠班開班儀式在溫馨而莊重的氛圍中拉開帷幕。伴隨著同學們清澈而堅定的《珍珠之歌》,儀式正式開始。班主任韓彩虹老師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的發(fā)展歷程,深情講述了王建煊先生“讓中國從人口大國成為愛心大國”的愿景,以及“撿回珍珠計劃”背后深厚的教育善意。通過視頻,同學們也聆聽了王建煊爺爺夫婦對珍珠生的殷切寄語,進一步理解了“珍珠”二字所承載的期望與責任。
在孫靜同學的帶領下,全體珍珠生舉起右拳,莊嚴宣誓。“特別能吃苦、特別求進步、特別懂感恩、特別樂于助人”——“四特”精神在這一刻深深鐫刻于每一位同學心中,成為他們未來三年乃至更遠人生路上的精神坐標。
副校長張小兵深情寄語珍珠生。他強調(diào),不經(jīng)歷磨難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他鼓勵同學們卸下思想包袱,不以困境為限,而以“四特”精神為翼,在磨難中錘煉品格、在挑戰(zhàn)中超越自我,爭做品德與學業(yè)并進的標兵。
校長李愛軍結(jié)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我校杰出校友的事跡,向珍珠生們提出了三點希望和要求:一要懂得感恩,二要嚴于律己,三要積極向上,通過刻苦學習,努力成長為對社會有貢獻、為國家有擔當?shù)膬?yōu)秀人才。
儀式最后,全班同學跟隨視頻中的王建煊爺爺齊聲合唱《有愛走遍天下》。溫暖的旋律中,鏡頭定格下一張張洋溢著希望與勇氣的笑臉,為2025級珍珠班的開啟留下珍貴瞬間。
愛與教育,如光引路;珍珠之光,因磨礪而璀璨。這一刻,不僅是一個班級的成立,更是一段關于成長、希望與回報的旅程的開始。
(撰稿:韓彩虹 審核:張小兵 監(jiān)審:肖進雄)
]]>